米乐体育app官方:这张1958年的照片背后的故事太飒了!
mile米乐m6电竞 发布时间:2024-03-21

  1958年,风华正茂的团支部委员张志焕(右上图车头团旗旁第一人)与19位青年骨干乘坐杭州电信的第一辆汽车,从建于30年代的惠兴路电信大厦门前集合出发户外作业。

  2021年,钱江新城的杭州电信大厦门前,先进的应急通信保障车整装待发。在新一辈电信青年的簇拥下,这位拥有67年党龄的耄耋老人笑得格外灿烂。

  张志焕指着老照片中坐在车头上的人说,这是26岁的自己。当时,他还没有来得及结束在浙江省行政学院的学习,就响应党的号召提前分配到杭州市电信局参加工作,投入通信建设大军,这一干就是一辈子。在他的影响下,他的女儿张瑛毕业后也走进电信,父女两代人都将青春奉献给通信事业,始终贯彻“人民邮电为人民”的初心,为人民更好的通信生活不懈奋斗,更成为了中国电信浙江公司从弱到强、从青涩到成熟的亲历者与见证者。

  建国初期,杭州市通信非常落后,百废待兴,电话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更是稀罕物。党和政府很看重发展通信,加快通信建设步伐,希望尽快恢复电信线路,电信人更是积极做出响应号召开展通信建设。杭州电信局工会每到周末就举行团日活动,组织大家前去安装通信电线杆,这个活动不但占用周末休息时间,还是无偿。电信局各个岗位的热血有志青年们,却纷纷自愿报名、请求参战,张志焕就是这里面之一。

  当时,整个杭州电信局只有一辆汽车,是解放前留下的,青年们就利用这辆车运送电线杆。电线木杆都是由杉木制成的,一根就有300多斤重,汽车装不下的,就靠青年们拉板车来送。五六个青年组成一个小组,用板车拉着电线杆,前往安装地点,一辆板车上时常要放三四根电线杆,全部由青年们人力运送。“哎哟,扛起那些电线杆真是很吃力,年轻时真是有使不完的劲”,说起当时的情景,张志焕至今记忆犹新。那个年代没有吊车,到了安装地,各个小组的青年们得一鼓作气,扛起电线杆,放置在指定的安装的地方。通信建设虽然艰苦,但电信青年们的心却始终火热。

  六七十年代,通信建设工程一个接一个完成,却依然满足不了人民日益提升的装机和通信使用需要。未解决紧张的通信状况,杭州电信局决定革新组装市内电话单路载波机,并成立技术革新小组,张志焕担任项目组长。当时设备、技术条件都很落后,所有安装技术都是由项目小组自行研发,连电路板都是小组成员自己焊制的,张志焕和同事们在办公的地方里,没日没夜地奋战。晚上累了,就在办公的地方的躺椅上睡一会,醒了继续干活。女儿张瑛对此印象很深,她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这个创新小组度过。每当阶段性研发获得成功,办公室就会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,那振奋的喜悦深深印刻在她脑海中,成为她后来研发技术路上的前行动力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2年时间里,项目小组成功研制组装单路和12路载波机,极大缓解了通信压力,提升了通信质量。

  通信发展是条漫漫长路,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和资金,专业人才也是必不可少。1984年开始,张志焕担任杭州市电信局程控技术引进办公室主任,除了着手开展先进通信技术引进外,他还带领着选拔上来的青年骨干走南闯北,学习日本、西班牙、法国等国家先进的通讯技术,为杭州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优秀通信人才。

  1985年,张志焕率队前往日本富士通公司进行程控交换技术的专项培训。在日本学习时间很有限,张志焕和小组成员希望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,学习先进的技术。然而在当时,富士通公司的上班时间是早上9点到晚上5点,晚上下班后,他们便不允许技术团队继续待在机房。几经周转,张志焕终于联系上富士通公司高层,反复沟通,表明自己的诉求。

  最终团队刻苦学习的态度打动了公司高层,他们将机房钥匙交给张志焕团队,允许他们在下班后继续留在机房学习技术,这样一来,团队无形中增加了6个小时的机房操作训练时长。经过5个多月的刻苦学习,小组成员对程控技术有了深入了解,回国后他们将学习所得丝毫没有保留地输出。此后的三年间,杭州电信事业飞跃发展,手机号从五位升至六位,人们再也用不着去营业厅排队打电话,通信走进了千家万户。

  1986年8月,“173”国内半自动长线月,杭州市首次在市话传输线路上使用光缆

  2016年,G20峰会在杭州召开,此时的张瑛已成长为技术部门的骨干力量,在峰会保障期间,张瑛凭借精湛的技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,不仅圆满完成保障任务,还获得了俄罗斯使团的感谢。俄使团刚刚抵达杭州,就发现通信网络没办法使用。张瑛和技术团队反复分析和检测,初步判定是俄方设备出现“水土不服”。张瑛立刻赶往俄方酒店进行现场检测,经过多番检查,张瑛明确了故障原因确实在于俄方设备,就将问题反馈给俄使团,并协助使团解决故障问题。不到一个小时,俄使团的通信得以恢复,他们专门向中国电信写来感谢信,盛赞中国电信的保障能力。

  时光荏苒,如今张志焕和张瑛都已光荣退休,离开了为之奋斗不休的工作岗位。回忆起当年的奋斗岁月,张志焕感慨万千:“楼上楼下,电灯电话。这曾经是许多年前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最高追求。改革开放初期,老百姓家里基本上没有电话,只有党政机关和一些企业和事业单位才有电线年间,杭州市固定电线次。这不仅是电话网容量的扩大,更是为了支撑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通信需求。背后是我们这一辈电信人的青春韶华。”

  看到如今的通信盛景,张志焕殷切嘱咐新一辈电信青年:“不论技术怎么变,我们电信的优良传统不能变。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,听党话、跟党走,始终牢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,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更大贡献!”

  值得一提的是,当年那张老照片背后的建筑已成为杭州电信陈列馆,并于2021年7月13日全新开馆。陈列馆所在的惠兴路电信大厦毗邻西湖,是浙江省电话局旧址所在地,也是浙江省现代通信事业的重要发源地。馆内陈列了旧式电报机、老式电话机、无线电台等历史通信设施,通过丰富的史料呈现了杭州电信在中国的带领下,从解放前地下员革命奋斗到新中国通讯事业蒸蒸日上,再到新时期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光辉历程。

  从“半部电台”到“云监工”,从“数字福建”到“数字中国”,时代在发展,技术在进步。如今,5G蒸蒸日上、万物互联,美好通信画卷徐徐铺展,中国电信将切实发挥好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、维护网信安全的主力军作用。无论岁月如何变迁,始终不变的是电信人一心为民的优良传统,和坚守初心使命、不断开创事业新局的责任担当。